-
极目新闻记者 关前裕 邹斌
通讯员 孟莹 陈国东
星河璀璨映郧西,文明薪火照汉江。8月29日下午,2025年十堰市流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七夕专场活动在郧西县职业技术学校报告厅隆重启幕。这场以"实践生辉·新风荡漾"为主题的文化盛宴,巧妙融合传统七夕浪漫情怀与新时代文明深意,生动展现了十堰文明实践的丰硕成果。中宣部文明实践局、湖北省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各市(州)委宣传部分管领导及当地群众5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文明与实践的交响。
红色基因铸魂 时代脉动启新程
报告厅内灯光渐暗,一部震撼人心的倒计时短片将全场目光聚焦舞台。"薪火相传"理论宣讲项目率先点亮信仰火种:郧西县带来的情景剧《永远的承诺》,以一张泛黄的《什么是红军》传单为线索,艺术再现了"中国好人"方典主一家五代人89年如一日守护无名红军墓的感人故事。演员们深情的演绎,让跨越世纪的承诺在舞台上焕发新的光芒。
"马灯精神"照见奋斗史诗。十堰市张湾区项目在铿锵的齿轮声中亮相。大屏幕上,老建设者眼角的皱纹记录着峥嵘岁月;舞台上,舞者用刚劲的肢体语言重塑历史,再现"马灯微光刺破长夜"的二汽创业历程。"大山里的深圳"如何插上腾飞翅膀?张湾人以"东风故里育新风"的实践作出了时代。
郧西党校教师殷铭的专题讲座为传统节日注入新韵。她深刻阐释:"当忠贞勤劳的'金梭银针'遇见党的创新理论,儿女情长便升华为家国同心的磅礴伟力!"首轮"群众答"环节瞬间点燃全场热情,"文化自信""16届七夕文化主题活动"等答案此起彼伏,小小的礼品传递着文明的温度。
振兴星火燎原 乡风文明漾沃土
"十星"闪耀三十年。竹山县带来的高腔表演唱《十星闪耀三十年》,以歌载道、以舞言情。演员们化身昔日村民,生动演绎从"争石头"到"争星耀"的华丽蜕变。二十万农户门楣上的星光,在舞台上汇聚成乡村振兴的璀璨银河,台下观众随节奏击掌应和,现场气氛热烈非常。
绝壁上的振兴答卷令人动容。党的二十大代表、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小新川村支书翁新强走上舞台,身后大屏幕映照出千仞悬崖上如火如荼的五味子产业。"产业突围,文明是根!"他牢记总书记嘱托,讲述小村庄以产业破穷锁、以文明润乡风的蝶变之路,朴实话语中透着钢铁般的决心。
武陵"夜模式"暖民心。竹溪县以山二黄戏曲《武陵情缘》精练版开场,丝竹声中,"夜话解心结""夜演亮笑涡""夜托护幼苗"等文明实践场景轮番上演。志愿者扮演的"夜诊大夫""夜剪巧娘"穿梭于观众席间,将"不打烊"的服务理念具象化,引来阵阵会心的微笑。
德善清泉润心 非遗华彩耀长空
一声清啼划破时空,郧阳凤凰灯舞惊艳登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凰灯舞"在23位演员的倾情演绎下焕发新生。金凤展翅盘旋,宣讲声同步流淌:"七百年的浴火传承,是从暗夜守护到光明引航的文明之路!"光影交错间,非遗魅力与文明实践交相辉映,观众席上的手机闪光灯汇成一片星海。
"润心"工程守护家的港湾。丹江口市的情景剧直击人心:叛逆少年摔门声刺耳,母亲无助啜泣。心理咨询志愿者以汉水般的耐心引导,最终让少年含泪拥抱母亲。这幕"爱的救赎"让现场多位观众悄然拭泪,掌声经久不息。
道德丰碑屹立云彩山。讲述人李文卓深情讲述《云彩山上婆媳情》。大屏幕上,周贤芝老人佝偻的身影令人动容——24年风雨无阻,她用脊梁扛起无臂儿媳的人生!情景再现演员跪地演绎"婆婆为媳梳头"的经典画面,无声大爱震撼全场。次轮"群众答"中,"刘学举""1947年郧西解放"的答案被观众迅速喊出,道德与历史的根脉早已深植民心。
碧水丹心映世 守井誓言震苍穹
武当画卷徐徐铺展,丹江碧水仿佛流淌入场。武当山特区项目发起人李京京动情讲述,画家曹桂英同步挥毫泼墨。顷刻间,仙山脊骨、碧水经脉、车城如砚跃然于移动画板,每一笔都勾勒出"守井人"守护清流的庄重誓言。台下观众纷纷起身,争相观看这幅流动的文明丹青。
"小水滴"唱响青山童话。丹江口市徐家沟小学26名孩子化身"小水滴",用纯净童声合唱《绿水与青山的童话》。他们穿梭于象征库区的蓝色绸缎间,稚嫩的舞步传递着"小水滴聚江海"的守水大爱。孩子们谢幕时高举"永续北上"标语,引来全场最热烈的欢呼。活动在《文明河流倡议书》的庄严宣读声中迈向高潮。
集市涌动文明风 星河长明照征程
场内华章落幕,场外正涌动着鲜活的文明热浪——"文明实践集市"如火如荼!8个志愿服务摊位前人头攒动:非遗传承人手起糖落,凤凰糖画引得孩童雀跃;农技专家被乡亲团团围住,科普手册迅速发放一空;免费理发摊位前排起长队,银发老人笑得舒展;守水护水志愿者讲解节水窍门,市民认真记录;心理健康咨询台前,家长轻声诉说育儿困惑……
人流如织,欢声笑语交织,绘就了一幅"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生动画卷。这场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更是新时代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通过七夕这个传统节日,郧西成功将非遗保护、红色传承、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主题有机融合,展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深度和广度。
近年来,郧西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政治引领功能,持续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系列活动。通过整合七夕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等地方特色资源,精心打造出"薪火相传"理论宣讲、"小喜鹊"志愿服务、"老船工"文化传承、"丹水橘香"乡村振兴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明实践品牌。这些创新实践不仅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持续动力,更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活动虽已落幕,但星河璀璨的文明之光,已然点亮秦巴汉水;那饱含深情的守井誓言,正乘着南水北调的浩荡清波,流向远方,润泽万家。郧西县以文化人、以文润城、以文兴业的创新实践,正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举报